作者: 馬源劭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27 09:44
秋雨拂過魯西新區岳程街道抗日名將姜玉貞烈士紀念館的琉璃瓦檐。雨簾后,遺像里的姜玉貞目光如炬,仿佛穿透了八十八載烽煙,凝視著這片他誓死守護的土地。
姜玉貞,菏澤辛集村(現屬岳程街道東南隅社區)人。1937年深秋,這位菏澤走出的抗日名將率部死守山西原平,用生命踐行“誓與原平同殉”的錚錚誓言,為部隊贏得了充裕的時間布防,從而取得了忻口會戰殲滅日軍2萬余人的輝煌勝利。
歲月更迭,精神永駐。而今,作為將軍故里,魯西新區正以血肉鑄就的歷史為炬,照亮新時代奮進之路。
將軍氣節鑄就精神地標
“戰斗持續到10月10日深夜,守城任務完成,但我軍傷亡慘重。姜玉貞為掩護幸存的官兵們撤退,率兵仍堅守著最后的陣地。最終,將軍身中數刀殉國,時年43歲。”近日,在抗日名將姜玉貞烈士紀念館內,宣講員姜旭東的講述,令每一位來訪者肅然起敬。
在這場慘烈的“原平十日”戰斗中,姜玉貞率部血戰沙場,殲敵千余人,數千將士為國捐軀。他們成功阻滯日軍南下,為中國軍隊在忻口從容布防爭取了時間,為會戰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1938年3月12日,毛澤東同志在《紀念孫總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的演說詞》中,高度評價姜玉貞等抗日將領“給了全中國人以崇高偉大的模范”。國民政府亦明令褒揚,并追贈其為陸軍中將。2014年9月,姜玉貞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。
“姜玉貞將軍奔赴抗日前線時,我們村有100多名青壯年隨其從軍,但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至今杳無音信。”姜旭東說。他們中,有的是姜玉貞的族親,有的是同村的玩伴,還有的是新婚不久的夫妻……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,他們義無反顧,跟隨將軍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征途。這份家國情懷,如同姜玉貞紀念館前的碑文,鐫刻著不朽的忠誠與犧牲。
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
在魯西新區,紅色傳承不僅書寫于歷史長卷,更深深融入了城市的血脈,滋養著一代代后來人。姜玉貞烈士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,每年吸引著數萬人前來參觀學習,感受那段烽火歲月的艱辛與榮光。
剛滿60歲的姜旭東,自2021年起接棒老講解員姜金檁,成為姜玉貞烈士紀念館的義務講解員。“作為將軍的同族后人,能傳承、傳播這份抗戰精神,我深感自豪。”他說道。
為賡續紅色基因,魯西新區以姜玉貞烈士紀念館、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等場館為平臺,積極開展各類紅色教育,廣泛開展紅色主題文藝演出、展覽展示、志愿服務等活動,讓紅色文化成為接連古今的精神橋梁。
紅色文化同樣深入校園。“我眼中的英雄”主題班會、“紅色基因代代傳”手抄報展覽、“寫給先烈的一封信”活動、“緬懷先烈,傳承精神”演講比賽……一項項主題活動,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,將紅色記憶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新時代的“新區答卷”
硝煙散盡,英雄精神正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。2025年上半年,魯西新區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: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1.3億元,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.68億元;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.6%;實現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.4%。
魯西新區是山東省四個省級新區之一,于2022年9月2日正式成立。自成立之初,便肩負著改革創新、先行先試的重要使命。實現“新”字內涵,既需改革魄力,更需實干擔當。
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,魯西新區謀劃布局了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的“221”特色產業體系,全力打造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。其中,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省先進制造業集群、汽車智能核心零部件產業獲評2025年度省特色產業集群。目前,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90.24%,連續三年入選省重大項目數量居全市首位。今年以來,魯西新區新簽約過億元項目24個,合同總投資40.82億元。
產業振興的背后,是以英烈精神為底色的實干、擔當。魯西新區以“一個項目、一套專班、量身定制、一抓到底”的服務機制,精準破解發展瓶頸,“服務專班”現場辦公,“服務專員”上門對接。堅持“要素跟著項目走”,瞄準用地、資金、人才等核心需求,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
先烈以血肉筑長城,吾輩以奮斗續華章。今日的魯西新區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。這片英雄的土地上,處處躍動著新時代的活力與希望。姜玉貞將軍的精神,如同不滅的火炬,永遠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文/圖 記者 馬源劭